網頁

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

必修第二外語-全球22億人玩程式 擁抱跨界力

工商時報
陳芳毓
數位科技與物聯網全面顛覆各行業的當下,程式語言已成為全民必修的第二外國語。未來,護士也要寫簡單程式,分析病情:銀行員要寫程式,預測產品銷售:記者也寫程式,才能發表文章,這樣的日子可能不遠了。
範圍1.大學跨領域開課多

在台灣的大學裡,已可感受程式教育風潮。例如,「FinTech」是近年熱門的金融單字,國泰、玉山、富邦與新光金控,今年都指名要找8~10位金融儲備幹部。
業界的強勁需求推動學界跨界。去年,北科大資訊與財金管理系破天荒擠下台科大企管系,成為統測商管群第一志願,全國統測成績前九名學生,五名選擇這個科系。
高雄第一科大財金學院,去年更一舉要求旗下四個系都將程式設計列為必修,「數據分析、數位金融都很需要資訊背景人才。」財管系助理教授蔡繡容說。
生技熱帶動醫學基礎研究,捧鐵飯碗的醫學生也要寫程式。大一上學期,當多數學生還在上「計算機概論」,陽明大學醫學院大一、大二不分系學程已大步超前,教授熱門程式語言Python,原本50人的課,因他系生搶修而擠進70多人。
規劃課程的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巫坤品,動用6位碩、博士生當隨堂助教,學生寫程式一卡關,就立刻協助。他笑說,「醫學系課很重,不能讓學生覺得太難就放棄!」
今年,程式熱也擴散至人文社科學系。人社科系學生求職時,近來常被雇主問,「會不會程式語言?」校方得知後,決定順應潮流。
下學期起,台大中文系、社會系與政治系,陸續與資工系合開「CS+X」課程。這學期中文系的「文學數位應用與實作」,會學做設計網頁常用的HTML與Javascript語言;下學期,社會系也預計透過程式課,整合散落在各單位的社會福利資源。

範圍2.推廣教育人數增兩倍
程式潮,也從大學校園內漫延到校外。台大資工系於1983年成立的資訊系統訓練班,是台灣歷史最久的大學軟體推廣教育課。2007至2013年每年上課人數約2,000人,近兩年突然暴衝,成長曲線直指4,500人。
「上一次有人排隊報名,大概是1980年代,」系統訓練班主任張智星笑說。當時他還是台大學生,看到許多大學生為出國改念資訊而補習;事隔30年,學程式主力換成了國、高中生與上班族。
訓練班副理楊昀芷翻著資料分析,暑期班有七成是學生,夜間與假日班則近八成是上班族,其中42%是因工作需求而來,平均每6人就有1人是商業與文教行政背景。
她觀察,因為許多中小企業沒有資訊人員,由行政人員兼管網站、發電子報,因此最熱門的就是易學好用的HTML和JavaScript。
連設計自動下單系統的期貨高手、想跨界的企管系副教授,也都成為學習程式語言的新學生。還有機器人教材商包班培訓,希望業務同仁學會後,再去教國小老師,以利推銷產品。
也有人迫於時勢,不得不跨界。訓練班17位老師之一、台大資工碩士生曹又霖說,一位40多歲、科技硬體公司主管告訴他,公司宣布轉型,所以趕緊來惡補,「不會寫程式的高階主管都被邊緣化了!」
●原因1:硬體利潤不再、軟體公司稱霸
台灣近來掀起的程式潮流,無疑是從國際吹來。一方面,全球產業從硬體走向軟體,軟體程式能力是一直靠硬體代工的台灣需要的新能力。
哈佛商業評論》將會寫程式、又有領域知識的數據科學家,封為「21世紀最性感行業」;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統計,美國2014前百大最佳職業,第一名是「軟體工程師」,年薪超過9萬美元。
曾在矽谷創業的誠致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方新舟強調,「寫程式,不只是台灣產業的轉機,而是沒有別的選擇了!」
從美國風行至台灣的「Hour of Code」活動(一小時學程式),鼓勵大人、小孩花1個小時「玩程式」,先破除對程式的陌生與恐懼,之後持續精進,就能自在地用程式帶動創新,「那就是台灣起飛的時候。」
●原因2.跨領域程式人有優勢
程式教育不只攸關國家產業發展,也攸關個人未來競爭力。
研究互動式建築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侯君昊,4年前開設全校選修的程式課,文理科與男女生各占一半。去年,這批學生做出模擬不同年齡人走路姿態的機器人,校長張懋中看了嚇一跳,發現文學院學生潛力無窮,直說要將程式列為全校必修課。
侯君昊認為,文科生學程式,不是取代軟體工程師,而是將使用者需求與領域知識「翻譯」給工程師,做出最合用的服務。
轉型數位化的國外平面媒體,正需要這種「翻譯」人。去年,BBC兩位記者做出新聞遊戲「敘利亞之旅」,協助讀者理解中東難民的逃亡過程。「簡單而直接探索了國家難民危機,」英國《衛報》評論。
會寫程式,薪資水漲船高。去年,柏克萊大學新聞所畢業生,任文字記者年薪平均6.5萬美元,會寫程式的卻高達12.2萬美元。
●原因3.寫程式變簡單,自學也通
其實學程式會熱門,也是因為學習門檻愈來愈低。
台大資工系副主任張智星回憶,20多年前,多數人都從最難的C語言開始學程式。「C語言就像『手排車』,」他妙喻。但近年出現許多以C為基礎、簡單易學的程式語言,如HTML、Python,「就像『自排車』,踩油門就會前進,一般人絕對夠用!」
開放課程平台Coursera2015年十大最熱門課程,就有四堂關於寫程式,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、密西根大學等名校開課;女性專屬程式社群R Ladies,還有人「糾團」上課、開讀書會,不必擔心沒有同學。
也有人反問,真的每個人要會寫程式嗎?何不讓專業軟體工程師來就好?
●好處1.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
比寫程式更重要的,是訓練邏輯思維。誠致基金會經理陳羿介秀出一款名為「IFTTT」的手機APP,將程式裡常見的「如果.......那麼」邏輯,設計成服務。用戶可以自行連結兩種服務,如「如果到晚上11點,那麼關閉手機鈴聲」。
另一個好處,是「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」,不用癡等工程師。寫程式像「煮飯」,有人只會煎荷包蛋,也有人能辦一桌滿漢全席,多數人都不需要當大廚,但會做菜,就能選擇不吃菜色固定的便當,做一道適合自己的佳餚。
會寫程式,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好處是省錢。
2013年,因商用統計軟體SPSS每年費用調漲至280萬元,台北榮總生物統計小組全面改用免費統計開放軟體;無獨有偶,去年新北市教育局也因微軟提高授權費,在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數位資源推廣服務中心協助下,一萬多台電腦,全部以自由軟體取代Windows。
●好處2.一起解決社會問題
當愈來愈多人能靠寫程式解決自己的問題時,下一步,就是眾人一起靠寫程式,解決社會問題。
爬梳政府公開資訊的社群「零時政府」,這些專家與工程師,選擇用寫程式監督時政,已完成30多個醫療、環保、財政等專案。
去年高雄氣爆後,當地急重症醫療系統一度傳出無法負荷,衛服部雖有醫院急診病床資訊,各院卻分散在不同頁面,資料格式也不統一。
但11天後,網路上突然冒出一個新網站,五彩繽紛、不斷跳動的線條,代表全台35間大型醫院急診病床空床數與候診數,每15分鐘更新一次;病人該往哪送,一目了然。
這個「全國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資訊」,是花蓮門諾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石振昌和一群工程師的傑作。石振昌當時只學程式半年,扮演與工程師間的橋樑,最大的貢獻就是溝通。
之後,每當台灣發生重大傷亡事件,網站流量就飆高。最近一次是今年二月29日,流感使醫院急診一床難求,衛服部卻指全省仍有近千張空床,雙方各執一辭,網站一天湧進近2,700查詢人次。最後,衛服部坦承算錯數字。
只要看看周末熱心玩桌遊的小孩、跨界修課的大學生、被擠爆的程式課程,各行各業的開發者,程式起飛的契機,已悄悄等在台灣發生了。(本文摘自《遠見雜誌》4月號)

心得:
程式語言,不是祇有資料處理科的學生必學的課程,希望大家在上程式語言時,能更認真學習,不要祇認為是用來考統測用而已。